《农业技术经济》| 姜维军等:互联网使用能否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基于内生转换 Probit 模型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理论模型,利用湖北和河南两省 1074 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 Probit 模型,在“反事实”分析框架下探讨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路径。结果表明:(1)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农户占比为 52. 89%,被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农户占比为 47. 11%;(2)互联网使用能直接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使用互联网的农户若没有使用互联网,其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概率会下降35. 83%,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户若使用互联网,其秸秆还田的主动性将上升 3. 09%;(3)互联网使用通过预期生态收益的中介路径间接影响农户的主动采纳行为,中介效应占比为7. 81%。因此,政府应该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资源精准供给、创新信息传播形式、降低农户信息接入门槛,使农户易于且乐于使用互联网,鼓励农户开展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关键词: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内生转换 Probit 模型;反事实分析
(一)结论
本文利用湖北和河南两省的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基于内生转换 Probit 模型,在“反事实”分析框架下实证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
(1)互联网使用直接促进了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通过预期生态收益的中介路径间接影响农户秸秆还田技术的主动采纳行为,中介效应占比为 7. 81%。
(2)进一步加大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能够提高农户秸秆还田技术的主动采纳行为,特别是促进没有互联网接入的农户使用,能够使其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概率提升 3. 09%。
(3)教育程度、耕地面积也对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4)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以及互联网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对农户互联网使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
(二)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有效促进农户主动采纳秸秆还田技术,因此要创造良好的外环
境使农户易于、乐于使用互联网获取相关农业生产信息;同时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扩大耕种土地规模也是激发农户秸秆还田技术主动采纳行为的重要举措。据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降低信息接入门槛,使农户易于使用互联网。降低信息接入门槛,不仅要降低互联网使用难度,也要提升农户自身素养。首先,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情况,有效推进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降低农户家庭使用互联网的技术性障碍;其次,简化互联网应用软件,降低农户使用相关软件难度;最后,在农户受教育程度难以提升的情况下,通过田间学校、兴趣班等方式培训农户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能力。
(2)加强信息精准供给,增强信息重要性感知。农户对互联网信息的重要性感知,在于互联网能够提供其生产决策所需信息,因此,首先要立足“数字乡村”规划,在构建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农业资源数据库,丰富相关农业信息;其次要“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各地区应提供适用于区域特点和生产实际的秸秆还田作业方式等农业生产信息,并规范信息发布机制,为农户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源。
(3)创新信息传播形式,使农户乐于使用互联网。农户乐于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不仅在于互联网信息的准确性,更在于互联网信息的有趣性。因此,首先,更多利用视频、图片、文字等农户喜闻乐见的形式,多途径全方位宣传秸秆还田技术及其对农业绿色生产的益处,增强农户网络信息获取需求,其次,改变传统信息传递方向的单向性,增加农户留言功能、信息询问功能、相关信息反馈功能增强农户与网络平台间的互动性。
(4)鼓励农户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首先,在土地易于流转地区,在为农户提供制度保障的基础上,鼓励农户流转土地,实现土地耕种的规模化;其次,在土地难以流转地区,通过改善土地耕种条件以及鼓励农业服务外包,实现统一实施秸秆还田作业,降低土地细碎化给秸秆还田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农业技术经济》创刊于1982年,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是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会刊。主要发表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科技进步、效益评价、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研究成果。
●《中国农村观察》| 张连刚和陈卓: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了农户社会资本吗?——基于云南省506 份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Rural Stud》| 乡村振兴中土地综合整治发展政策——以淮河镇通过半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为例
● 《中国农村经济》| 苏柳芳等:草场流转的转入地悲剧——来自876个草场地块的微观证据
●《农业经济问题》| 田野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现代化发展效率评价———基于超效率DEA与综合熵值法的联合分析————END